新疆会计实践培训会计专用名词解释
1.会计反映功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定量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提供的经济信息来控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职能。
3.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特殊的方法和程序,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限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无论企业是否会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或者通过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虽然应该使用其他计量单位,但不占主导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与决策相关。
8.一致性原则:是指各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应当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便于前后会计数据的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将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进行对比,记录在同一会计期间,从而计算当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根据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当期,而不是根据货币的收入和支出是否发生在当期,来确定收入和支出的入账时间。
11.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可以用货币计量,可以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
12.负债:企业承担的可以用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收入:指因出售商品、提供服务和他人使用企业资产而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流入或债务清偿。
15.费用:指为获得匹配法确认的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这个定义是指狭义上的费用,是指与提供商品和服务有关的资产成本,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会计: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工具。应该以账号为名,有一定的格式。
18.复式记账法:是指将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记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的记账方法。
19.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的借方只对应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贷一贷的会计分录。
20.复式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对应几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或者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对应几个账户借方,即一笔**借多笔或一笔**借多笔的会计分录。
想了解新疆会计实践培训更新更详细的内容吗,还不赶快拿起电话来电咨询,您也可以登录新疆会计实践培训的官方网站咨询访问。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